首頁 / 住持分享 / 【觀修的準則】
【觀修的準則】



【觀修的準則】

有關於修持的動機,以四大教派各自的準則而言,雖各有所言卻又殊途同歸——例如格魯巴以「出離心」、「菩提心」、「正見」為主要修持之道,出離心是小乘的道路,菩提心是大乘的道路,正見亦是大乘的道路,以三者合一而修持。

薩迦巴強調〈離四戀著〉:「若戀此生非佛徒,若戀輪迴非出離,若戀自利非菩薩,若生執著非見地。」倘若戀著此生、戀著輪迴,則非佛弟子,此二項開示出離心,此心是小乘遵循的道路;若戀自利非菩薩是菩提心,亦即是菩薩乘——倘若貪戀於利益自己,則非大乘菩薩;若生執著非見地,倘若出現執取二相的執著即非見地,這是大乘的準則,此〈離四戀著〉總攝薩迦派的所有修持,與宗喀巴大師所說亦相符合。

噶舉巴的〈岡波四法〉:「心向於法、法入於道、道除迷亂、迷亂現本智。」這是無比的岡波巴大師總結諸法精華而說,所有噶舉派的弟子皆依此而修行。「心向於法、法入於道」是出離心,亦即聲聞乘的道路;「道除迷亂」是不似聲聞乘的遙遠道路,乃是較為短捷之道;「迷亂現本智」是正見也是大乘菩薩的道路,這亦是遵循三道而修持。

寧瑪巴則說〈三種善妙〉:「前行善妙發心、正行善妙無所緣、結行善妙迴向。」此中, 聲聞的道路已是諸乘必要基礎故而不特別指出,「前行善妙發心」是大乘發心,「正行善妙無所緣」是指大乘的道路,此是正確的見地,「結行善妙迴向」則是鞏固空性見地並令菩提心益加廣增。

因此,無論觀誦什麼法門,其主要脈絡必不出此三步驟,這是顯密所有佛子藉以成佛的不二法門。